找到相关内容787篇,用时3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论思想略探

    的四谛,那么依之修行的人不会得到的否定,而作为的预流向也没有了,如此则无僧宝。僧宝既无,也就无法宝、无佛宝,这就一切都没有了。龙树菩萨认为这是对空的一种误解。如颂曰:“汝今实不能,知空空...的偏见。佛学的根本原理是缘起,但部派佛学对缘起的说法不尽相同,故在《中论》观破里面,涉及部派的也多,他们主张“一切有”,乃是以缘起为根据,如讲“六因、缘”,结果把凡是从因缘生的法,都说成是实有的。“...

    身振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2291583.html
  • 新庄慈祐宫十八罗汉像

    Arhan)的省称,字义有三,即杀贼、不生、应供,杀贼是指杀死内心的烦恼贼,不生是指不受生死果报,应供义即应受人天供养。罗汉也是大小乘佛教的位名,在小乘声闻是指,初果斯陀洹,二果须陀含,三果阿那含,阿罗汉。   阿罗汉既是声闻的极果,是佛弟子中修为最高的阶段。那是具备智、八解脱,又有三明六通的法力。三明是指宿命明、天眼明、漏尽明。六通是指天眼通、天耳通、知他心通、宿命通、身如意通、漏尽通...

    陈清香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0281793775.html
  • 灰身灭智与寂灭无为──早期印度佛教的解脱观

    ,证得阿罗汉的人都是出家众。虽然在原始经典(北传《阿含经》或南传《尼柯耶》)之中,并没有明文规定唯有出家人始能证得阿罗汉,但是到部派佛教之时,则大多主张声闻的前三(须陀洹、斯陀洹、阿那含)。...佛教所提出的“回小向大”或“五(声闻与辟支佛)回心”的说法,都是在“阿罗汉的境界是不究竟的”这一理论基础下,所形成的。    在原始佛教的经典里,常载有如来十号 ( 注 18)。 在这十号之中,...

    蓝吉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2147468.html
  • 初唐時期佛性論爭的兩個相關論題[*]──定性二乘和變易生死(下)

    道品〉「聲聞、辟支佛墮三昧樂門法,是故聲聞、辟支佛生涅槃想」這些話為論據;然而此品所關涉的聲聞,要為三種聲聞中的不定性「入八地寂滅樂聲聞」,其論說跟定性聲聞無關。慧沼還指出同經談到證得小乘中的第二...苦盡」是指一切形式生死的結束;如是得入三昧樂的二乘人是會永遠歸於消滅。這點從經文進而表示由苦盡最終得證第四阿羅漢果者乃是 「決定寂滅羅漢」,也可以看出來。[102] 此外,慧沼又舉引《涅槃經》論述...

    廖明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11640115.html
  • 天台智者的位论(二)

    譬声闻三,因阿那含破欲界思惑尽。第三层阶位生苏是譬阿罗汉,因果见、思俱尽。第四层阶位熟苏是譬辟支佛和菩萨,因“支佛智利侵习,小胜声闻,故共菩萨如熟苏。[149]第五层醍醐譬菩萨十地,而十地在通教...34;¾¾¾¾¾如酪 | 阿罗汉 ():见、思俱尽¾¾&frac...

    沈海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11843453.html
  • 净影寺慧远的净土思想(2)

    求世离者,说为中下,经说生彼过一小劫得罗汉故。( 注 60) 慧远在这里界别中品上生人,借助了“”的观念。“ ...的内凡人和外凡人;( 注 63) 而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 (57) “五忍”、“十地”和“六种住”都是菩萨入道阶位的 分析,分别见于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1645997.html
  • 罗汉图像研究(1)

    阿罗诃,翻应供。阿罗汉,翻无生。阿卢汉,翻杀贼。”[2]  以上诸说,罗汉含有应供、杀贼、不生三义,此仅字面上语义而已,而事实上阿罗汉主要在于表示位。  (2) 罗汉果位含义  在声闻中,阿罗汉居于极果,依阿含经、分律等所载,是:初果须陀洹 (Srotaapanna),入流预流之义,断尽三界见惑,预入圣道法流。二果斯陀含(Sakrdgamin)一来之义,于欲界九品思惑中,断尽前六品,后三...

    陈清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1747459.html
  • 金刚经释(三)

         下文阐述小乘圣果与般若空性的关系,小乘圣者与凡夫不同,其特点是证悟了人我空性,破除了实执。小乘预流果到阿罗汉之间,如果未证悟般若空性,那么沙门...未通达则不能超离三界。   小乘圣果指沙门或者沙门八为预流果、一来、不还和罗汉果,八种果位分别为:预流向和预流果,一来向和一来,无来向和无来,阿罗汉向和阿罗汉。向指的是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著疏

    |金刚经释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1/1109002146.html
  • 《明州定应大师布袋和尚传》笺释

     果生,十方尽供养。  寺舍、族舍,实为无色无相、不高不低、无遮无障、难体难求的心舍。这一不可思议的“三宝堂”,不可以“学”,不可以“思”,不可以“求”,不可以“解”,由而证得。此超越寺舍、族舍的心舍,可以供养十方诸佛、诸法、诸僧。  “门”,概指有门、空门、亦有亦空门、非有非空门等门,依此得人真性实相;“”,概指预流果、一来、不还、阿罗汉种证果。这是以门和来...

    刘泽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0963758.html
  • 达摩祖师与明心见性(二)

    的话,即使出家,亦是外道。这是从性上说,因为你还有轮回,有生死。他还没说你堕落三恶道呢。就像我当初说的一样,一些四罗汉,从结果上看,形同外道,因为八万四千大劫后,罗汉和非想非非想处天的外道一样堕落,到时候照样轮回。虽然他们巳证得罗汉,但没发菩提心,和外道的大罗仙一样,天福享尽定力失衡时,就会堕落。有人又会说,“罗汉形同外道,我还修什么呀?”我说,八万四千大劫你也享福了,也划得来了。所以...

    净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50166451.html